查看原文
其他

越地佛韵,这些精彩展品岂能错过?


2000~2001年

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对雷峰塔遗址及地宫进行发掘

出土了大量稀世文物

尤其是吴越国时期的

阿育王塔、造像、刻经、供养器用等佛教文物

为研究吴越国历史、佛教、工艺等

提供了丰富的物证

该考古发现也被评为

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纯银阿育王塔与金舍利瓶






纯银阿育王塔与金舍利瓶


吴越国(907~978年)

阿育王塔:通高33.5厘米 底座边长12厘米

舍利瓶:通高4.4厘米 口径1.3厘米

2000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天宫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纯银阿育王塔原安放于雷峰塔天宫内。塔由基座、塔身、山花蕉叶、塔刹四部分组成,皆锤揲成型,整体采用榫卯结构,组装而成。塔座每侧以菩提树、禅定小佛像四尊相间作装饰。


______


塔身方形,四面镂刻佛本生故事画面,分别为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月光王施宝首、尸毗王割肉贸鸽、快目王舍眼,四角各金翅鸟一只。最上层用忍冬及兽面纹作装饰,四角山花蕉叶,正面锤揲佛传故事画面,背面锤揲佛坐禅说法等形象。塔刹由刹杆、五重相轮和顶部的摩尼宝珠等构成,塔剎的底座装饰12朵覆莲,五重相轮上饰忍冬、连珠纹。


金舍利宝瓶原供奉于该阿育王塔中,瓶身上覆钵形盖,表面錾刻莲瓣、花卉等装饰图案。瓶内盛有11枚舍利。


吴越国阿育王塔是钱俶仿效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座佛塔供养佛而造塔的重要崇佛行为的产物,现存绝大多数为铜或铁质塔,塔内供养代表佛教法舍利的《宝箧印陀罗尼经》。


迄今所见惟独雷峰塔所供两件阿育王塔为银质,天宫内置纯银塔为供养佛舍利,地宫内置鎏金银塔,为供养吴越国王所获佛螺发髻,足见其规格之高。




鎏金铜龙柱佛像









吴越国(907~978年)

通高68厘米

2001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件佛像在继承唐代遗风基础上发展出了典型的吴越国艺术风格。佛像螺发高肉髻,镂空火焰形背光,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大仰莲瓣座,独特的盘龙缠绕莲茎作托莲台状,镂空壸门双层须弥座。底部方座上原有胁侍菩萨与佛弟子、金刚力士的插座孔,说明这是一铺佛像组合。




鎏金铜龙柱佛像

(局部)



此造像以佛教“天龙八部”之护法龙作莲台下方装饰,大镂空火焰背光与圆轮状头光,这都是吴越国佛教艺术的独创风格,从形象上看有可能是释迦牟尼佛。



玉雕展品



01


玉雕观音菩萨坐像



______

吴越国(907~978年)

高4厘米

2001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玉质佛菩萨像。玉观音以羊脂白玉雕琢而成,双面刻花,面部、服饰、莲花座等细部特征均为阴刻。


此像具有典型中国化特征,头戴花冠,着中国传统对襟广袖长衫,肩搭帔帛,腰系帛带,左手托物,右手置胸前,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座下有榫头,原附有底座。


02


玉雕童子






吴越国(907~978年)

髙8.6厘米

2001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青白玉童子雕像。童子为单体圆雕,身着广袖宽衣,腰间系带,立于祥云之上,祥云局部透雕,云下有榫,竖插于“九山八海”题材的方形底座上。有学者将其称为善财童子,此说尚待考证。



瑞兽纹带线刻人物铜镜



______


吴越国(907~978年)

厚0.6厘米 直径10.3厘米

2001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类瑞兽纹铜镜流行于隋至初唐时期。镜背内区四只奔跑瑞兽环绕镜钮,间饰缠枝葡萄,外区一周楷书铭文:“光流素月,质禀玄精。澄空鉴水,照回凝清。终古永固,莹此心灵。”


据扬之水研究考证,镜面线刻佛教题材图像是吴越国王钱俶夫妇“发愿往生净土”的供养图像。画面中人物、楼阁、星象、浮云、龙凤、仙鹤、天乐等共处,发愿人为吴越国王钱俶和王妃孙氏夫妇。这面特殊的铜镜寓意了钱俶对夫人孙氏的深厚感情,图像也是典型的吴越国时期人物艺术表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与科研价值。








内容来源:“东南多胜事——雷峰塔与吴越国佛教艺术展”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我的消息哦





—官方微信—


深圳博物馆

深圳改革开放

展览馆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官方微博—

@深圳博物馆


—官方网站—

https://www.shenzhenmuseum.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